每年至少长高7cm!重组人生长激素,满足 2 点才能用
腿长一米八,是每个人的梦想。
个子高,不只代表身体发育的好;挺拔的身材,还会给形象加高分。
所以,长高——这个硬需求,早已被无数商家盯上,各种“长高”神药的广告也是满天飞。
35岁之前还有机会长高…
3个月长高8厘米…
原装日本进口…
多位医学专家推荐…
每句广告词,都直击人心,极具诱惑力。如果是你,会为此买单吗?
大学生两年买6万元增高药 结果1厘米都没长高

成都某高校学生小沈,今年21岁,身高165cm,一心想长高。
他通过网络搜索、尝试了各种长高方法,后来无意中接触到了“增高药”这个产品,其广告上称“3个月可以长高8厘米”。
小沈一下就心动了,从2017年开始,2年时间里,他前前后后共花费6万元,购买了十几种增高药及相关辅助用药。
并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,按时按点的服药,最多的时候一次要吃十几粒药丸。
结果,2年过去了,他的身高却纹丝不动,至此,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上当受骗了。
但是,对于当时的他来说,心里也许怀疑过这是骗人的,但因为想长高的欲望太强烈了,才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长高的机会。
那么,矮个子,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?
个子矮,离不开这5个因素
儿童未来身高的生长潜力,与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关系,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。
此外,营养、运动、睡眠等,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身高。
目前来看,之所以会个子矮,这5个因素脱不了干系。
1.遗传
一般来说,如果父亲身高在165厘米以下,母亲在150厘米以下,那么将来他们的孩子大概率不会特别高。
2.习惯
如果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睡眠不足、饮食不当、运动过少或不运动等,都可能导致矮小。
3.疾病
如果父母都不矮,而孩子身高却一直不达标,往往都是疾病因素所致。
临床上被诊断为矮小症的孩子,一半都是由内分泌疾病引起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。
生长激素,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最重要的激素,其分泌不足,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。
另外,宫内发育迟缓、染色体疾病、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、各种佝偻病、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等均可导致身材矮小。
4.性早熟
性早熟,顾名思义,就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。
一般认为,女孩在8岁以前乳房发育、10岁以前来月经;男孩在9岁-9岁半以前出现第二性征,则称为性早熟。
一旦性早熟,身体的生长则会开启加速模式,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导致骨骺提早愈合。
骨骺一旦愈合,不管你再怎么努力,也不会长高了。
5.特发性
在身材矮小的患者中,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特发性矮小,意思就是找不到其矮小的原因。
可能这就是命吧。
针对生长激素分泌不足,确实有“神药”可用
正如刚才所说,如果孩子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发的个子矮小,那么还真有“神药”可用。
以往多年的经验表明,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使这类儿童每年多长高7-12厘米。
1.适用人群
但如此“神药”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,用药之前,医生会通过2点来判断。
(1)个子矮小是否为生长激素缺乏所致
可通过体内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、抽血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等来综合判断。
(2)骨骺是否闭合
如果骨骼已经定型,盲目补充生长激素,不但不会长高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只有这2点都满足了,医生才会建议使用生长激素补充治疗。
2.治疗原则
使用生长激素治疗,要遵循这3个原则。
(1)要早
早,可以给骨骼生长提供一个较长的增长余地。其中女孩最迟应在12周岁以前,男孩最迟应在14周岁以前。
(2)坚持
治疗一定要坚持、持之以恒。
(3)综合
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采取一切可以采用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疗,如配合睡眠、运动、营养和精神调节等生理疗法,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。
3.注意事项
注射生长激素对于因生长激素缺乏引发的矮小症,确实有明显的疗效。
正因为如此,生长激素的作用难免被人为夸大,甚至被吹成了增高的“神药”,到处滥用。
要知道,任何药物的副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。没有适应症的乱用,带来的只有伤害。
即使在使用的过程中,也应注意:
(1)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
极少数患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,此时应及时补充甲状腺素片,以免影响疗效。
(2)严格监测血糖水平
有时生长激素可导致一过性糖代谢异常,不过一般都是可逆的。对糖尿病患儿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,使用期间应严格监测血糖。
(3)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和钙
使用生长激素的儿童,一般生长都很迅速,需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钙剂,并进行合适的体育运动。
(4)经常更换注射部位
每晚睡前进行皮下注射,记得经常更换注射部位,以防出现局部脂肪萎缩。
偶尔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、疼痛、发痒、皮疹等,属一过性反应,无需特殊处理。
尽量避免少打或漏打,以免影响疗效。如果当天体温超过38.5℃,则停止注射,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。
(5)定期复查
治疗期间,每3个月来医院检查一次,检查当日空腹。
正常使用,都有这么多注意事项,可见滥用的危害有多大。

避免小个子,应该朝哪些方向努力?
不是说小个子不可爱,而是如果有长高的其他可能,还是要尽力试试的。
1.尽力改善生长环境
先天基因我们没法改,但后天环境还是可以自己做主的。
增加营养:营养要均衡,不可大补,以免性早熟;
坚持锻炼:刺激钙质沉着、骨骼生长;
足够睡眠:尤其是夜间的深度睡眠;
心情愉悦:多点鼓励和关爱,避免压抑和情绪低落。
2.留意孩子身高增长速度

男孩身高-体重表

女孩身高-体重表
一般来说,3岁以前,每年增长低于5-7厘米;4-10岁左右,每年增长低于4-5厘米;青春期,每年低于7厘米,则提示生长缓慢,最好能及时就诊。
3.注意疾病影响
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生长发育迟缓,需要排除不同的可能。
2-5岁:排除营养不良性矮小、甲状腺功能低下;
5-10岁:排除垂体性病变或生长激素分泌低下、或性染色体有问题等;
青春期:女孩8-10岁来月经,男孩10-12岁即出现明显的性征或遗精,即应考虑是否有性早熟、早发育。
13-16岁:如仍无男女性特征,应及时检查是否有青春期延迟等。
4.避免“增高药”误区
早在几年前,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,就曾提醒消费者:相关部门从未审批过有增高功能的药品,凡宣称有增高功能的药品都属于虚假宣传。
目前市场上的增高药大体有这么几种:
(1)营养补充剂
多是钙、维生素D、氨基酸为主。
其实大家都知道,钙只能帮助骨骼更强健,所以常用来治疗骨质疏松;而维生素D,也是促进人体更好的吸收钙,与长个真的没有直接关系。
(2)打着生长激素旗号的“增高药”
专业医生提醒,生长激素是处方药,不能随便乱用。
(3)所谓的进口增高药
进口的保健品,其资质更难保障了,不要被“进口”2个字给骗了。
总体来说,如果已经成年,那么再好的“增高”药都没用,连生长激素也一样没用。
如果是未成年,一切都还来得及,但也要去正规医疗机构,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,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和方案。
而我们自己能做的,最多就是督促孩子好好吃饭、乖乖睡觉、认真锻炼,另外就是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、及时就诊,这就够啦。
另外,还要时刻记得,辛苦赚的钱,千万不要被不良商家轻易骗去啦~参考文献:
[1] 世卫组织:儿童成长发育
[2] 王永新.矮身材的预防与治疗[J].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,2006,14(8):7-9.
[3] 陈桂芬.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的临床观察[J].中华全科医学,2013,11(10):1584,1634.
[4] 候凌,罗小平,杜敏联等.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评价[J].中华儿科杂志,2009,47(1):48-52.